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柴屋·火种·茉莉花

从城里到分水塘,沿山的公路有九曲十八弯,因寻踪孕育中国红色火种的柴屋,我走访了分水塘。

六月,正是茉莉花开的季节,一路上,茉莉花香一阵阵地飘入车内,充满了整个车厢,循着香味,只见那山上密密的绿丛间,依稀露出一株株开着白花的小树,那就是茉莉花。

分水塘,位于义乌西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,离邻县浦江约五里地。村庄依山而建,坐西面东,从东依次由下而上层叠错落排列。村前有一口小山塘,每逢下雨,村后的山水汇入塘中,又分成两股排出,一股流向义乌,另一股则排入邻县浦江境内,分水塘一名由此而来。在分水塘边,一条大路横贯南北,为通往浦江之要道。

穿过宽宽窄窄的胡同,走进分水塘的深处,只见一座排五四厢旧式木结构的清代庭院建筑,被错落的农舍重重的包围,凸显其古老、陈旧。1891年1月18日,给中国的命运带来直接影响的人物著名的思想家、社会活动家、教育家、语言学家、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陈望道就诞生在这里。虽然历经风雨,房屋的外墙已斑驳褴褛,但内部的屋柱房梁依然如故。走出天井正门,便是一个小院落,紧挨该建筑的右厢房,有一间约15平方米的柴屋,因年久失修,残缺的砖墙和腐朽的屋柱,已经没了当年的模样,曾经为中国共产党指明方向的那盏小油灯也没了踪影,但墙角上那团烟熏的痕迹,则永远见证着当年陈望道在这间柴屋里就着小油灯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的情景。

1917年,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,中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革命运动,五四浪潮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。留学日本的陈望道也暗地里与国内的陈独秀等先进青年有了联系,并随着五四浪潮,于1919年7月回国,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轩然大波一师风潮。故陈望道被当局以非孝、废孔和共产、共妻等罪名查办。鉴于当时的恶劣环境,又应上海《星期评论》李汉俊等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之约,陈望道便带着日文版、英文版《共产党宣言》和《日汉辞典》、《英汉辞典》等资料,于1920年2月悄然回到了分水塘,躲进柴屋,封闭门窗,翻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《共产党宣言》,为中国革命孕育红色火种。

虽然分水塘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小山村,但由于出了一个留洋归来传播新思想的陈望道,有着革命抱负的志士仁人纷纷前往探寻革命真理,因此从外面来的人也就多了起来,这里便引起了当局的关注。为了防备当局的突然搜捕,陈望道的弟弟陈志道便在弄堂口担负起望风的任务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,即以笛子吹奏《茉莉花》为号。20年代的2月,春寒料峭,陈望道躲在柴屋里,就着小油灯,用几乎被冻得麻木的双手,一字一句翻译《共产党宣言》,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字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,把外文翻译成中文有一定的难处,头一句话,便让陈望道绞尽脑汁,幽灵徘徊在汉语中是贬义词,这一句用中文怎样表达都觉得不恰当,由于这本书很重要,陈望道在翻译时也就格外慎重,他不时地翻阅着《日汉辞典》、《英汉辞典》,字斟句酌,进行比较,最后终于译定为:一个幽灵,共产主义的幽灵,在欧洲徘徊。其后,有人试图将德文版原著《共产党宣言》译成中文,终因其理论深邃,语言精练而未果,仍不得不沿用陈望道的中译文,足见陈望道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翻译水平之高深。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起,柴屋孕育的火种,渐渐地蔓延开来,燃遍了神州大地。

分水塘的塘堤上,屹立着一棵150多年树龄的老樟树,当人们走到近前,便会听到老樟树发出的嗡嗡声语,仿佛是一位世纪老人在向人们述说着当年发生在柴屋里的故事。

离开分水塘,虽然柴屋的影子在视线里渐渐地消失,但那从山上密密的绿丛间飘来的茉莉花香,那从弄堂深处传来的《茉莉花》乐曲声,则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。

随机推荐:
iphone8p电池 dvi转hdmi线 清洁布 夏季毛巾被 发烧功放机 高清夜视执法记录仪 纯棉长袖t恤儿童 派对游戏玩具 隐形内衣 加厚 错题打印机学生 男童中大童休闲裤 情侣男女短袖 跑步包 运动 连衣裙无袖 怪物猎人 steam 逆变转换器 口红露华浓 女童空调衫 电动摩托车遮阳罩 明装插销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